5)内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经过多年应用,内检测技术已经成为评价管道缺陷和确保管道完整性的首选技术。高分辨率的内检测器(几何、腐蚀、裂纹)可探测、定位、测量并显示管壁上的异常。这些异常可以表示为几何变形(凹陷、圆凿、椭圆变形、折皱、弯曲)、腐蚀、裂纹和其他缺陷。但是、研究世界上最近发生的危险液体和天然气管道事故,却发现一些内检测结论为可继续运行的管道,在内检测后的 6~12 个月内就发生了失效事故。
2005 年,美国管道安全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表明,这些经过检测却很快出现故障的管道,失效原因中,缺陷未被探测到的占 51%;对缺陷特征低估的占 32.3%;错误辨识的占 16.7%。这种现象对内检测器及相应的内检测器技术提出了质疑,文献指出了内检测器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
内检测其已经从纯粹的检测工具,转变为一个精确地测量手段,目前面临的问题如下:①管道测量的目标处在一个复杂、连续、变化的内部环境(压力、温度、腐蚀等)和外部环境(周围土壤、腐蚀、第三方干扰等)。②内检测器运行过程中,其关键部件可能会失效,但无法及时更换。③智能检测器的运行参数不稳定,如速率、磁场、检测期间传感器故障。④实际存在的缺陷数量大于被内检测器检测到的数量,缺陷的实际大小一般大于内检测器给出的数据。⑤创建一个内检测方法与对比标准非常困难。
分析以上情况,内检测技术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①需要进一步改进内检测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改进现有内检测技术存在的未探测到、低估危险及错误辨识等方面的性能。②对内检测数据进行整体的统计分析,确定内检测遗漏和错误辨识的缺陷的数量、尺寸和位置,评价内检测器检测到的缺陷的实际数量和尺寸。③对各种内检测数据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对测量错误进行归纳、验证检测器、现场和计算机数据。
(5)工作建议
完整性管理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中国管道行业已经初步建立起完整性管理的理念,开始制定完整性实施计划及相关技术标准,并已经对陕京管道、广东 LNG 管道等进行了内检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完整性管理,现结合国际上完整性管理的最新进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直接评价的重视程度。由于内检测技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相当数量的管道需要通过直接评价技术进行完整性评价。应该加强对直接评价技术的研究,适当引进直接评价技术,对不适合内检测评价的管道进行完整性评价,提高完整性管理技术水平。
2)制定并监督实施强制性的完整性评价计划。在国内缺乏强制性法律的情况下,各大石油公司应该制定包括直接评价和内检测等评价方法在内的完整性评价计划,提出强制性要求,使管道完整性管理从试点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